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4-2 生活的變遷

飲食習慣的改變

傳統飲食習慣:以米食為主

 


傳統客家菜─四炆四炒


四炆:

酸菜炆豬肚、炆爌肉、排骨炆菜頭、肥湯炆筍干



四炒:

客家小炒、豬腸炒薑絲、鴨血炒韭菜、豬肺黃梨炒木耳

有許多內臟,反映出不浪費食材的客家精神。



現代飲食:受外來文化影響,選擇多樣化




受日本文化影響的拉麵





受韓國文化影響的韓式烤肉店



受美國文化影響的速食連鎖店



受歐洲文化影響的義大利披薩連鎖店





受東南亞文化影響的馬來西亞風味餐廳





受東南亞文化影響的泰國料理餐廳


受東南亞文化影響的越南料理小吃店
因應外籍移工、外籍配偶的需求所產生


受東南亞文化影響的越南雜貨小吃店
因應外籍移工、外籍配偶的需求所產生



衣著樣式的改變

早期的傳統客家服飾
新竹客家大襟衫


竹東大襟衫



關西鎮女性肚兜


現代服飾







居住形式的改變

早期房屋:三合院、日式建築、洋樓




竹北六家地區三合院


三合院正身


三合院左護龍


三合院右護龍



日式建築
竹東蕭如松藝術園區
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蕭如松藝術園區日式建築.jpg


洋樓:北埔姜阿新洋樓




現代建築


鋼筋水泥建造而成的高樓大廈




交通方式的改變



傳統運輸方式:風力、人力與獸力


 清朝郁永河裨海紀游路線圖
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福州府火藥庫發生大火,為了補足被燒毀的硫磺,郁永河受命渡海來臺。

康熙三十六年(西元1697年)四月,從臺南登陸北上到淡水採硫,期間遭遇許多困難。


從台南至淡水八里,以牛車或步行的方式,由四月初七走到四月二十七日才到達,共走了二十天。

在臺灣採硫期間,他以日記的方式紀錄沿途的景物,返回福州後,將這些日記集合起來,寫成《裨海紀游》一書,留下三百多前臺灣各地景物、交通狀況與原住民活動等珍貴的紀錄。

其中提到新竹的段落:自竹塹迄南嵌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求一樹就蔭不得。   摘錄自《裨海紀游卷中》



現代運輸方式


高鐵臺南站至臺北站,最快不到1小時30分。


經濟活動的改變



新竹縣早期商業聚落:湖口老街


傳統市場:新竹 竹北市場 透早來市場吃早餐



竹北仁義市場



竹北市場傳統雜貨店
照片提供:竹仁國小鍾岳庭主任

竹北市場傳統雜貨店
照片提供:竹仁國小鍾岳庭主任

竹北市場傳統雜貨店
照片提供:竹仁國小鍾岳庭主任

竹北市場傳統雜貨店
照片提供:竹仁國小鍾岳庭主任

竹北市場傳統雜貨店
照片提供:竹仁國小鍾岳庭主任



現代大型百貨商場:

現代大賣場:家樂福竹北店

現代網路購物:
PChome 24H 購物博客來網路書店


傳統購物付款方式:現金交易

現代多元化付款方式:信用卡、禮卷、儲值卡、悠遊卡、行動支付等等......(請參照三年級翰林版社會 3-1 商店與生活 付費方式的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