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2日 星期二

5-1 居住地方的故事(歷史)

地方的歷史故事

林先坤家族:

竹北六家原名為六張犁,五甲地為一張犁,意思是有三十甲耕地的地方(約為十興國小的14倍到15倍大),所以稱為六張犁,日治時期大正九年改稱為六家。






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竹塹社平埔族移居此區,建立東興社。乾隆十七年(1752)又有饒平人林欽堂、林孫彰、率林居震、林先坤進入六張犁開墾,興建六張犁圳灌溉這一區的農田,後來返鄉邀請林孫服、林孫壇一起到六張犁共同努力。

其中,林先坤憑著他的領導能力與努力,團結了家族的力量,很快地從要向別人租土地耕種的佃戶,變成擁有自己的土地的地主,並且有能力將自己的土地租借給其他人。


乾隆35年(1770)林先坤創建善慶堂,以祭祀先祖,建立了林家在竹北的家業。

又因為他熱心公益,林家在地方的聲望也越來越高。在乾隆51年(1786)時,彰化天地會的首領林爽文起兵叛變,林先坤號召鄉民組成義民軍保衛鄉土,並幫助清朝政府軍平定叛變,獲得當時朝廷頒賜「褒忠」匾額及軍功獎勵。


後來,林先坤的兒子林國寶捐款協助淡水廳治竹塹建築磚城,朝廷封他為「奉直大夫」, 其父親及祖父亦同獲追贈此一殊榮。善慶堂也更名成「大夫第」。

 大夫第全貌






林國寶的兒子林繩褒(秋華)在道光十一年(1831)考中鄉試武舉人,因為家族要接待絡繹不絕的賓客,所以林國寶在隔年興建問禮堂,在門口得以豎立旗杆,光宗耀祖。

問禮堂的堂名取自《論語》所記, 林氏先祖林放問禮於孔子的典故。


竹北問禮堂



大夫第前旗竿座




林孫檀家族
 
此外,乾隆年間追隨林先坤來台灣開墾的,其中有一位林孫檀。因為族人人口越來越多,因此嘉慶10年(1805),林孫檀的兒子林象賢和林象明移居於六張犁附近的芒頭埔,興建「忠孝堂」公廳, 由於創建年代略晚於六張犁林先坤家族的善慶堂,因此被族人稱為「新瓦屋」。 


竹北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園區
忠孝堂公廳


新埔褒忠義民廟:


乾隆51年(1786)時,彰化天地會的首領林爽文起兵叛變,鳳山縣莊大田在南部舉兵響應,戰火蔓延全台灣西部。

林爽文的部將王作,甚至攻陷竹塹城(現今新竹市)。當時竹塹城內的最高長官淡水廳同知程峻被殺害,幕僚壽同春到各地召集民間人士,一起組成義軍對抗天地會。

而王作這支部隊,所到之處都為了籌集軍餉與糧食到處搶劫,因此不論是閩南人或客家人的村莊,都有人團結起來為了保衛家園組成義軍跟王作部隊作戰。

當時六張犁地區的林先坤也召集族人與底下的佃戶一起組成義軍與天地會軍隊作戰,最終獲得勝利。

但既然是戰爭,難免有犧牲與死亡。戰後,有位王廷昌出面,自己準備銀兩,請人(鄧伍得)到各處為戰死者收屍,並且與林先坤、黃宗旺、吳立貴等地方人士,一起建造戰死者的墳墓並建立祭祀的廟宇,墳地與廟地則是由戴禮成、戴拔成、戴才成兄地捐獻而來,就是今天在新埔鄉的枋寮褒忠亭義民廟。

同治元年(1862),彰化發生戴潮春事件,因為清朝政府鎮壓八卦會(天地會分支),首領戴潮春因此率領手下與清朝政府對抗,範圍遍及整個中臺灣與北臺灣部分區域。這時新竹縣的義民軍以劉維翰、姜殿邦、張元清為首,再次出征作戰保衛鄉土。

戰後,居民將戰死者葬於義民廟烈士墓旁,稱為付冢。




枋寮褒忠亭義民廟


1895乙未割臺:

光緒二十年(1894),清朝與日本之間爆發甲午戰爭,清朝軍隊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

光緒二十一年(1895),日軍即將登陸接收臺灣,不願意接受日本統治的臺灣人紛紛起身抵抗,推舉當時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成立「台灣民主國」,並聲明打退日軍後,臺灣回歸清朝統治。

臺灣民主國國旗「藍地黃虎旗」摹繪本
展示於國立臺灣博物館


但是日軍攻陷基隆後,唐景崧逃亡至滬尾(淡水)搭乘德國籍輪船逃亡到廈門。連當時副總統兼義勇軍的領袖丘逢甲也逃亡至廣東。(當時甚至還有傳說,說是丘逢甲逃亡之時,將十萬白銀的軍餉也一併帶走。)

在台南的黑旗軍將領劉永福,見到臺灣民主國政府高層紛紛逃亡,於是自任台灣民主國第二任大總統,領軍與日軍對抗,堅持四個月之後也無奈的逃往廈門。

1895年5月,苗栗客家人吳湯興接受台灣民主國政府命令,召集地方居民組織義勇軍,北埔「金廣福」公館的姜紹祖與苗栗頭份武秀才徐驤也率領居民響應。

客家庄的義勇軍因為熟悉山地地形,採取游擊戰術,在桃竹苗地區讓日軍受到不少損害。可惜最後在糧食與彈藥不足,以及日軍先進武器與火力打擊之下,最後失敗收場。

其中,金廣福公館的姜紹祖,兵敗枕頭山(今新竹市中山公園),被日軍俘虜,隔日在獄中吞食鴉片膏自盡。留有絕命詩一首:「邊戍孤軍自一枝,九迴腸斷事可知;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當時年僅19歲。

北埔「金廣福公館」與姜家「天水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