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

5-2 移墾社會的發展

教學簡報下載: 5-2 移墾社會的發展


民變與械鬥


臺灣民變列表


台灣三大民變:
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
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
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


林園鴨母王廟朱一貴神像

朱一貴事件:

朱一貴生於1690年福建省漳州府,1713年移民臺灣,曾經在官府裡擔任差役,因故被免職。在鴨母寮(高雄市內門區)以養鴨為業,有「鴨母王」的稱呼。

1720年,臺灣知府王珍虧空官銀十五萬兩,為了彌補漏洞,命令自己的次子代理鳳山知縣。王珍的兒子假藉各種名義徵收額外的錢財,並且藉機逮捕人民,勒索錢財後才放人。

1721年三月,閩南人柯妹不滿官府徵收糧食卻要求人民折算金錢繳給官府。勸說被通緝的杜君英起兵抵抗。

1721年四月,內門地區墾首黃殿與眾人勸說朱一貴起兵,並以朱一貴姓「朱」,宣傳朱一貴是明太祖後裔,號召「反清復明」。

兩股勢力合作攻下臺灣府城,不少清朝將領與官員被殺或逃回澎湖與大陸。眾人擁立朱一貴為「中興王」,在臺南大天后宮登基,國號「大明」,年號「永和」。

1721年五月,諸羅縣(今嘉義)亦有人舉兵響應,攻破縣城,北至嘉義、南至高屏溪都被朱一貴、杜君英集團控制。
但杜君英認為自己率先攻破臺南府城,功勞最大;但朱一貴只是因為姓「朱」就被擁立為王,兩人因此發生爭執。

朱一貴想要整頓軍隊紀律,禁止強搶人民財物與婦女,杜君英卻故意抓了七名女子,其中一人還是朱一貴部下的親戚,於是兩方爆發內鬥。

朱一貴的部眾以閩南漳洲、泉州兩地的民眾為主;杜君英手下除了閩南人,還有廣東客家人。在內鬥中,杜君英手下的閩南人歸順朱一貴,成為閩南人與客家人的對立,最後杜君英戰敗,投降清軍。

1721年六月,高屏溪流域的客家人與平埔族為了自保,組成聯軍分成七營與朱一貴對抗,並且擊敗朱一貴勢力。戰後將地方團練分為「右堆、左堆、前堆、後堆、中堆、先鋒堆」,留下六堆的地名。

此時,清朝軍隊由南澳總兵藍廷珍,率水陸軍由廈門出海,在澎湖與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施琅之子)會合後,發兵馳援攻下臺灣府城。朱一貴在敗退途中,被居民抓捕送交清軍。

民間流傳有歌謠:「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稱永和,六月還康熙」。

日治時期,民間傳言朱一貴死後被玉皇大帝封為「台南州城隍綏靖侯」,在台南市小南門城隍廟被祀為主神。

林園地區亦有傳說,日治時期有一溪州人因為母親惡疾發作,半夜出外抓藥時,遇見大群鴨子路過,並與趕鴨人相談甚歡。隔夜又夢見「鴨母王」託夢,所以設簡單的香案祭拜鴨母王,母親的疾病因此好轉。當地人認為是鴨母王顯靈,因此建小廟祭拜。



林爽文事件:
乾隆51年(1786年)一月十六日,臺灣府知府取締天地會,逮捕天地會領袖林爽文之叔叔、伯伯,林爽文率軍劫獄反抗,號稱聚集五十萬部眾,攻下彰化,殺臺灣知府等官員。

1月20日,北路王作、李同等人響應林爽文,攻下竹塹(新竹市),淡水同知程峻自殺。

隨後林爽文又往南攻打諸羅縣(嘉義),鳳山縣天地會領袖莊大田起兵響應,到二月之後,臺灣只剩下少數幾個城市還在清朝手裡,其他地區都被反叛勢力掌控。

但林爽文勢力大多屬於閩南漳洲人,率先攻打的地區如鹿港、艋舺、北港、竹塹等地,都是閩南泉州人的勢力範圍。此時全臺爆發大規模的「漳泉械鬥」,不少泉州人自組軍隊,配合清軍圍剿林爽文勢力。

另外,林爽文勢力也圍攻客家聚落,北部的桃竹苗地區、南部的六堆等地也自己組成軍隊,配合清軍圍攻。

延伸閱讀:義民信仰

閩浙總督接到臺灣發生民變的消息,派遣福州將軍恆瑞、福建水師提督和福建陸路提督率清軍4000人征台,攻下諸羅縣城、鳳山縣舊城,卻又在四月時被莊大田奪回。清軍又增調一萬七千多人渡台,雙方在臺灣府城附近僵持不下。

後來清朝又派派陝甘總督大學士福康安、參贊大臣海蘭察,於12月從鹿港上岸增援,清朝兵力總共一萬四千,在彰化八卦山與林爽文三萬兵力決戰,最後林爽文敗退,逃往南投一帶。

1788年,福康安說服居民在苗栗一帶生擒林爽文。

事件平定之後,乾隆帝賜御匾予臺灣的各籍人民,台灣熟番得「效順」、台灣泉州裔台灣人得「旌義」、台灣漳州裔台灣人得「思義」、台灣客家人得「褒忠」,而後台灣客家人稱此事件協助官軍平亂的兩百多位殉難者為「敕封義民」,建造了「褒忠義民廟」、苗栗義民廟加以奉祀,自此義民信仰也成為台灣客家人重要的鄉土信仰。

泉州閩南人也在今雲林縣北港鎮留有「北港義民廟」信仰,拜的就是前述乾隆皇帝頒發的「旌義」牌,為泉州系統的台灣泉州系閩南義民廟。


分類械鬥:

主要是指18世紀中~19世紀末之間,清朝治理臺灣時,不同族群之間的武裝衝突。「械」指武器,可能是農耕用的器具,也可能是足以殺死或殺傷人命的武器刀具。

有時械鬥會留下族群間長期無法和解的仇怨,例如1865年羅東地區的林姓與李姓因賭博糾紛,陳姓居中調解。但林姓無法接受,使得陳姓與李姓聯合起來與林姓家族對抗。事後留下「陳無情、李無義、姓林仔娶家己」這句諺語。林家後代因此不與陳姓、李姓通婚。

械鬥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原漢衝突:原住民與漢人間的衝突

閩粵械鬥:閩南人與客家人的衝突(閩指閩南人,粵代表客家人)

漳泉械鬥:漳州人與泉州人
延伸閱讀:漳泉械鬥


職業鬥陣:
一方是信仰田都元帥,使用桂竹筒包蛇皮的胡琴為主的西皮派。
一方是信仰西秦王爺,使用椰子殼做的胡琴為主的福祿派。
兩方各自設館、聚集門徒,常常因廟會出陣時的互相拚陣而鬥毆,演變成大規模械鬥。





頂下郊拚:
1853年泉州府三邑人為主的頂郊,與泉州府同安人為主的下郊,兩個不同的商會互相械鬥。

這件事還驚動家住新竹,臺灣第一位考中進士的鄭用錫,寫下臺灣文學史著名的「勸和論」來調停雙方的衝突,可惜成效不佳。

延伸閱讀:頂下郊拚


教育的發展
請參考四上3-2家鄉開發的故事「早期教育」部分

原住民族漢化─以竹北地區平埔客為例

竹北采田福地
資料來源:


雍正十一年(1733年),同知徐治民令原居住在今新竹都城隍廟一帶的竹塹社(道卡斯族)遷移到湳子舊社。

乾隆十四年(1749年)頭前溪水患迫使社民再次遷移到竹北新社。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台灣知府覺羅四明命他們剃髮蓄辮、改穿漢服,並賜金、潘、廖、衛、三、黎、錢這七漢姓。

乾隆二十五(1760年),竹塹社建立稱為「竹塹社七姓化番公館」的公廳。

嘉慶二年(1797年)建祠堂後,明訂以其祖遺田業口糧大租穀之收入,作為基本財產。

光緒四年(1878年)公館重建時,族人將「番」拆成「采田」,並沿用漢人對土地公廟的「福地」稱呼,命名「采田福地」,又稱「采田宮」。竹塹社番生員廖瓊林寫「采田福地碑」陳述七姓化番的由來。

因為平埔族長期居住在客家聚落附近,歷經長時間的交易、相處、通婚之後,逐漸被客家聚落融合,平埔族群也開始講起客家話、融入客家風俗習慣,被稱為「平埔客」。

港市的興起


府城開基天后宮

府城開基天后宮又稱「水仔尾」天后宮,位在德慶溪注入臺江內海的南岸,今日因為臺江內海已經淤積,廟前已經看不見港口或海洋。




府城南沙宮
南沙宮在清朝時期位於府城五條港之一的南河港港邊,船隻可在廟前停靠。因臺江內海淤積,今天在該地已經無法想像此地曾是港口。



著名的鹿港半邊井
半邊井位於鹿港古蹟保存區,周邊大致上以清朝時期的建築與街道的樣子保留到今天,可以想見當年鹿港做為臺灣三大港口的繁華模樣。


郊行:現代的商業同業公會

鹿港八郊:泉郊、廈郊、南郊、糖郊、油郊、布郊、𥴊郊、染郊。

唯一還在運作的「𥴊郊」:郊行博物館(鶴棲別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